□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风骨与灵魂,“文明有礼”更是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情往来是一种礼仪不应是负担;面对人生困境要积极奋斗而不是“躺平”;守信践诺是为人之本不可不重视……如此种种,皆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纽带,是健康良性的社会运行必须具备的基础原则。
开展“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旨在通过实施“文明节俭”“奋斗有我”“诚实守信”“健康娱乐”“渝见有礼”五大行动,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社会风气,意味着勇于突破和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落实,以优良作风促新风、带民风。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共同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同时,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道德水平,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提升社会风气,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提升社会风气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陈规陋习”有其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举一反三,抓常抓长、久久为功,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引导市民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推动社会风气不断提升。
提升社会风气,是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与褒扬。对那些以身作则、践行高尚品德,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身边人的人,要讲好他们的故事,以先进带动多数,以榜样引领群众,激发人们思想认同和效仿意愿,从而共同营造出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城市文明进步的过程,既是每位市民不断自我矫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让我们摒弃不良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引领新风尚的支持者、文明进步的参与者,用文明新风共同铸就向上向善向好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