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区举行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拉练现场会
与会人员在参观福寿镇的定制水稻。记者 盛余多 摄

  ■ 记者 盛余多

  骄阳似火,万木葱茏。

  7月12日,我区举行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拉练现场会,来自各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和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前往大观、河图、福寿、石溪、鸣玉、冷水关、民主、峰岩等乡镇,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车间,听成功经验,看发展变化,学先进做法,说心得体会,积极探寻我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全面乡村振兴激扬起比学赶超的奋进力量。

  区委副书记余立祥、区政府副区长胡光模、区政协副主席冉庆国参加拉练。

  着力产业兴旺

  凝聚乡村振兴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即将投产的大观镇龙川村华绿现代农业食用菌工厂化项目、撂荒地上兴起的河图镇中图村稻鱼综合种养基地、荣获全国首批种植业(水稻)“三品一标”基地称号的福寿镇大石坝村绿色精品稻米定制基地、鸣玉镇明月村特种稻基地、冷水关镇重庆古道茶叶加工厂……

  近年来,各乡镇街道积极引进、精心培育的产业项目陆续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动能。每到一处,与会人员或认真倾听、或凝神思考、或轻声交谈、或拍照记录,一个个好经验、好做法令大家应接不暇、耳目一新,一个个新机遇、新点子让大家相互交流、灵感迸发。

  华绿现代农业食用菌工厂化项目总投资4亿元,可年产4万吨优质菇类,年营业收入约5亿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即将投入生产。当听到项目负责人介绍菌类的栽培基质可以从农产品加工而来,不少人都凑上前仔细观察、认真询问。

  “听说被农民拿来烧火做饭的玉米芯都可以加工成基质,那我们可以发动农民将玉米芯收集起来供应项目,这样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杜仕敏说,通过拉练,大家既能相互“比试比试”,又可以开阔眼界、互通有无,对各自的产业发展十分有益。

  “稻鱼综合种养也是个不错的点子,通过集中群众的稻田进行规模发展,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双赢,可以更好地帮助村民提高收入。”区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胡彬说,各乡镇街道要把发展壮大产业放在首位,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根本出发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

  推进环境治理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

  近年来,我区各乡镇街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如今,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千家万户,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着广袤田野,一处处便民设施让村民就近享受便捷服务,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讲述着村民的幸福故事……

  石溪镇盐井村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从2019年开始,该村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对全村农村旧房实施连片整治,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实施梯田彩绘工程,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撂荒地,以红枫、罗汉松、樱花等为主打品种,绿化美化环境,助力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盐井梯田”,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走在盐井村干净整洁的通村道路上,造型古朴的农家院落、品种多样的绿化植物、原生态的清泉石上流景观,点缀了美丽乡村,留住了乡愁,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眼球,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交流环境治理的方法和经验。

  “他们的农家院落改造很有意思,使用了很多老物件,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提升了文化内涵。”黎香湖镇党委书记殷立成说,黎香湖与石溪毗邻而居,他们将从盐井村的做法中吸取经验,利用黎香湖山水合抱的资源禀赋,更好打造“渝南水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黎香湖。

  壮大集体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发展集体经济,提升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各个乡镇街道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关键之举,精心谋划,强力推动,以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为引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还真是没有说错!”说到村里的变化,民主镇狮子村的村民们纷纷赞道。2020年,该村“两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突破口”,注册成立了劳务公司,既帮助了在家剩余劳动力30余人就业,实现户均增收15000多元;又创收纯利润3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峰岩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农业托管”新思路,在千丘梯田引进农业公司流转、托管部分土地发展种植业,带动当地脱贫户2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将公司销售收入的10%纳入集体经济,预计今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村支“两委”则将集体经济的40%用于解决困难群体困难,40%用于村集体公共服务,20%用于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今天拉练的每个点,都有自己推进党建工作、壮大集体经济的特色,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回去后,我们将结合实际培育一批效益良好的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冷水关镇党委书记陈卫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规划之窗
   第04版:公益广告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玉梅督查市容环卫整治工作
“一庭两所”守护少年的你
我区设施农业面积达1.23万亩
我区信访工作获表彰
奚成日记11
唐宋隆化,一皆中国(五)
便民服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