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2日,区委依法治区办组织召开南川区基层法治意见建议征集座谈会暨“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授牌颁证仪式,向首批设立的12个法治观测点授牌和选聘的148名法治观察员代表颁发聘书。
南川区是全市唯一试点“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制度的区县,通过探索建立法治观测制度,切实解决我区法治建设的短板弱项,打通堵点难点,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据了解,全区首批共设立12个法治观测点、选聘148名法治观察员。观测点既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信访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点领域,又有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工作专班办公室等综合性评价工作。同时,还按照“区级—镇街—村级”的思路,纵深定点,选择区政务服务中心、东城、大观和3个村(社区)法律之家设立观测点,收集和反映全区立法(规范性文件)、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情况及存在问题,全方位观测各领域法治建设情况,为我区法治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打造“法治哨点”。
同时,根据各有关单位推荐,我区建立了一支包含“两代表一委员”“一庭两所”负责人、公益诉讼观察员、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行政执法监督员、网格员在内的148名“法治观察员”队伍,涵盖各行各业,他们负责收集法治问题线索、上报法治问题情况和信息等,力求多视角观察法治建设情况,为解决法治问题提供意见建议。
对收集到的涉及市级层面体制机制性的问题,区委依法治区办及时向市委依法治市办报告;涉及区级层面问题,将收集汇总后报相关区领导决策参考;涉及相关乡镇(街道)或部门职能职责的,敦促相关单位及时处理落实、分解交办。对法治观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法治观测报告予以通报,并将相关问题列入法治督察重要内容,举一反三,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全面整改。通过“点”+“员”的模式,建立常态化法治督察工作平台,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参与、表达、监督渠道,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推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特约通讯员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