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置林地种“摇钱树”

锅厂村黄桃分红模式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本报讯(记者 邓的)4月8日,楠竹山镇锅厂村秋语农场的黄桃基地内,60余亩桃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片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林地,如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锅厂村通过盘活资源、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锅厂村海拔、气候以及土壤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宜黄桃种植。此前,当地种植大户余光银便已成功种植黄桃并获得不错的收益。看到黄桃产业的潜力,锅厂村决定利用村里闲置林地进行发展。2022年12月,由村集体出资40万元,余光银出技术,群众以土地入股,共同成立了秋语农场。目前,农场已种植黄桃60余亩,共3000余株。

  锅厂村党支部书记张易文介绍,去年黄桃试挂果情况良好,今年将迎来丰产期,预计产量2万~2.5万公斤,产值约50万元。该产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每年可解决周边富余劳动力200多人次,带动农户50~150户。如村民张天全,在基地做管护工作已有两个多月,每天能有80元收入,未来还有入股分红,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增收。

  农场的合作方式也别具一格,通过村民大会协商同意,前期由锅厂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全额出资,农户以土地入股,不投入资金也不参与管理,由联合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收益分配上,待农场产生收益后进行分红,农户将获得纯收益的30%,按实际投入土地比例分配;村集体分纯收益的30%(包含管理人员工资);技术入股占纯收益的15%;集体经济组织前期投入资金回收占15%;集体经济组织将纯收益的10%作为后续管理费用;集体经济组织投入资金回收完毕,经各方协商再定分红方式。

  “虽然我们黄桃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前景广阔。”张易文介绍,该村党支部正积极规划“三步走”发展路径:第一步,确保种植成功,目前已初见成效;第二步,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吸引更多农户参与;第三步则是延伸产业链,发展黄桃深加工。未来,村里打算建设黄桃罐头、果脯加工生产线,并开发观光采摘项目,真正实现“一片林子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锅厂村的黄桃产业,是楠竹山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如今,通过创新模式、科学规划,这片荒山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公益广告
报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市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
商超“综合查一次”破解重复检查难题
闲置林地种“摇钱树”
“赤脚”穿“战靴” 南川村医迈入2.0时代
高山茶园 映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