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的)近日,在楠竹山镇谢坝村8组,通往棺木山(小地名)的陡峭山坡上,该村党总支书记杨光秀和村里的志愿者正在守着挖机作业。
“这是通向我们村2000亩村集体林地的必经之路,算路也不算路,摩托车都去不到,平时森林防火巡山要走几公里,非常不便,今天趁周末天气好挖一下。”杨光秀介绍着。这时,她的电话响起,当她接起电话,记者发现她的手机壳非常特别。
手机壳套在一个很旧的手机上,透明的塑料手机壳已经泛黄到斑驳,壳子和手机之间放了一张纸——“1网格,总户数275户,总人口913人……日常走访、重点场所、主动联系群众……”全村9个居民小组的基本情况、村里的耕地面积、残疾人人数、低保户人数等所有情况都手写在这张纸上。
看到记者对手机壳感兴趣,杨光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人人都离不开手机,所以只要她拿起手机想娱乐一下的时候,就会看看手机壳,看看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
小小手机壳,只是杨光秀工作的缩影,就像周末到现场监工一样,她认为对于一名基层党员工作者而言,365天无休息是常态,村民有需要“马上就到”是应该,这也让她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喝碗油茶,杨书记!”看到杨光秀,村民刘维会热情地招呼她。在从前,刘维会可把她当“仇人”。过去,刘维会家里一直有些矛盾,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因为家里的烦心事,也让她对村里的入户摸底、上门宣传非常排斥,总觉得都是“走过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