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都在围观“甲亢哥”?

  □ 易浩然

  当美国网红“甲亢哥”在重庆被山城夜景所震撼、在成都街头对川剧喷火“瞳孔地震”的视频刷屏时,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为什么一个表情夸张的外国网红,能在中国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围观?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习惯了通过《生活大爆炸》或《老友记》这些影视作品来观察西方文化;而今天,一个外国人用瞪大的眼睛、浮夸的肢体语言“围观”中国市井生活,天然带有戏剧张力。这种“被看见”的愉悦,折射出大众对文化认同的深层渴望——原本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他人眼中如此新奇有趣。

  客观而言,“甲亢哥热”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开放与包容。当外国网红能自由行走于中国街头、与市民互动时,这本身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然而在短视频时代,围观“甲亢哥”早已超越个体行为,演变为一场各大网红“围堵”、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甲亢哥”的每个动作都可能变成热搜词条,围观者也因此获得巨大流量。

  但这种“为流量而生”的内容模式也暗藏隐患。当各大网红们通过夸张表演不断拉高观众期待,真实的文化交流反而被弱化。而围追堵截的各大网红,更像是用一场喧嚣的热闹,暂时掩盖其自身的“流量焦虑”。

  围观“甲亢哥”没有错,但当“网红们”不断制造狂欢时,我们需要看清两件事:第一,追逐流量世界的“热点”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拥有自己的赛道才可能会长红;第二,文化的魅力,从来不在他人的大惊小怪里,而在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认知与热爱中。

  我们乐见更多“甲亢哥”带来欢乐,但更期待他们能架起一座桥,让桥两端的风景都能被真实看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视觉
报头
文旅市场“春”意盎然
我区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 提质扩面向商超延伸
为什么都在围观“甲亢哥”?
大观丝瓜智慧工厂投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