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这条“民心路”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的不只是路面的“平坦”,更是当地政府作为的“温度”与项目推进的“速度”。
过去,这条路因年久失修和重载碾压而坑洼不平,是群众的“心头忧”。当地政府果断行动,将道路从4.5米扩宽至6.5米,这是直面民生痛点的担当;在施工组织上则体现了精细管理,为了不影响村民秋收和学生上学,施工方科学调度,分阶段推进。这不仅是修一条路,更是在解群众的“燃眉之急”;项目不仅是简单的“硬化”,更注重“配套”,即将建设的边沟能有效排水,保护路基;标识标牌和护栏能规范交通,提升安全。这种着眼长远的谋划,让路更耐用、更安全。
“这不仅是便民路,更是发展路。”确实,路通了,游客来了,沿线的农家乐、民宿就能火起来,这正是基础设施建设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一条路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能力,它连接的不只是两地,更是政府与民心,通向的不仅是坦途,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