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消防救援支队严格执行“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和“五个不动摇”总要求,不断完善“三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年共接处警1195起,营救疏散群众284人,抢救财产价值约848万元。
一年来,区消防救援支队荣获全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先进支队”,1人被评为全国“执勤训练工作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全国“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总队“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总队“优秀党务工作者”;南城站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重庆市“‘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成功续评重庆市“杰出青年文明号”;水江站荣获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总队“先进基层党组织”。
突出政治建设 队伍教育管理持续深化
以思想引领抓党团建设。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构建“支队党委+机关党委+基层党支部+普通党员”四级联动学习体系,发放8类学习材料450余册,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邀请团中央、团市委等专家来队授课9次,开办“青年大讲堂”30余期。结合“青蓝三进三走”活动,组织消防员深入乡镇街道、边远学校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档升级“火焰蓝”青少年之家,接待辖区青少年2000余人次,不断提高青少年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以巡察肃纪抓党风廉政。研究制定《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及“两个责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4个方面13项任务、纪委监督责任5个方面32项任务。召开教育警示大会6次,教育引导消防员筑牢思想防线。开展集体廉洁谈话15人次,开展廉政家访1次,推送家庭助廉倡议书30余份。
以作风纪律抓队伍管理。持续推进正规化建设,从规范“四个秩序”入手,软件硬件两手抓,紧盯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突出抓好八小时外、涉酒涉赌涉贷、作战训练安全等关键环节。承办战区“条令纲要学习月”活动队列会操、内务会操、条令纲要知识竞赛及条令精品课授课比赛,获得队列会操和条令纲要知识竞赛第一名。
聚焦能力建设 “三大体系”建设见成效
建强指挥控制体系。落实警情跟踪督导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完善联勤联训联调联战机制,将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和社会救援力量统一纳入调度指挥体系。在全市通信员技能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圆满完成山岳绳索救援分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在全市通信业务骨干培训班上以低温雨雪冰冻环境通信保障为题作经验发言。
优化作战力量体系。不断夯实战训业务基础,以灭火救援基础工作评比竞赛为抓手,开展“六熟悉”198次,修订灭火救援预案165份、数字化三维预案6份,开展实战演练137次、整建制跨区域拉动演练8次,组织理论学习15期、战例复盘12次、课题研讨12次。强化岗位练兵,1人入选第十八届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集训队、3人入选第二届“火焰蓝”实战化比武竞赛集训队,40名消防员的战区体技能等级达标考核优秀率100%。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开训动员誓师大会为契机,加强全市山岳绳索专业救援编队建设。年内培训业务骨干21名,全部取得专业资质。常态化每周开展1次单兵技术训练,每月开展1次站级编队训练,每季度联合专业机构开展1次支队级编队实战拉练,成功实施“5·16”马尿水瀑布悬崖救援等山岳救援行动33起,累计营救98人。
完备作战保障体系。出台支队《“十四五”装备建设规划》,配备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2辆、购置装备1581件套。结合绳索培训同步开展野外战勤保障演训,配备帐篷、炊具等物资,满足30名消防员72小时自我保障需要。
实施综合治理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消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项重点任务”、平安南川建设和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全区专题研究消防安全工作6次、召开消安委例会4次,印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
隐患整治成效明显。以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为契机,结合“双随机”检查和问题清单任务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整治,开展了火灾防控“除险清患”、厂房库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等行动6项。
开拓进取争创实绩。把平安报表“火灾起数”考评指标具象为消防安全委员会及消防工作站实体运行、落实高层建筑整治举措等核心工作,每月打表晾晒,用基层“点上”实绩催化“面上”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将消防安全融入市委政法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试点工作,梳理12类常见消防隐患类别,纳入社区网格员综治排查范围,打通基层基础治理最后一公里。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创新实践,在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书面经验交流,“高楼消防码”赋码张贴,全面加强基层智治平台应用。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活动,以查改隐患、兑换奖品形式调动群众自查自改、群防群治的积极性。
(本版稿件由记者刘晓娟采写,图片由区消防救援支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