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崎君)近日,在重庆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对轮毂进行检验包装,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是一家采用模块化、低碳方式生产超轻量化汽车轮毂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轻量化技术独树一帜、极具特色。“区里相关单位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还有专人为我们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轮毂生产制造了。”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韦清会说。
去年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李德勇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建议,建议加快编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优秀人才,推动我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到该提案后,区经济信息委高度重视,围绕提案内容认真研究、调研走访,制定工作方案,及时落实。
目前,我区已成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大力争取市经济信息委支持,与汽研院、西部智联、招商研究院等行业机构构建战略合作,形成行业部门牵头、研究机构带动、我区承接落地的招商机制。
同时,积极引导传统汽摩企业加快技改升级、创新发展,逐步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转型。指导企业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上市发展。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集聚、配套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此外,我区还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激活市区共建机制,加快打造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回收再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实行“一企一策”“一对一”服务企业机制,提供步步紧跟、主动靠前的“贴身服务”,第一时间解决困难问题,助力项目达产、企业生产。引导隆化职中设置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帮助学校寻求合作企业,增强同企业间的互动,打通基础教学、生产开发、成果转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化链条,形成“工业园区+企业+学校”的联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