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以实干笃定前行,留下坚实足迹,积极为渝东生态新城建设贡献力量,为现代化新南川发展增添动力,全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呈现“七个好”的良好态势,奏响助力发展的强劲旋律。
抓好“统筹”
绘就发展蓝图
强化规划指引。获批的南川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为区域发展明确了方向。精心打造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的数据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3.3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445.0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68.17平方公里,清晰勾勒出南川发展的空间框架。
优化空间布局。借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契机,梳理214.6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指标,为山王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工业园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等重点区域拓展空间,重新划定园区范围,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开展特色规划。启动美丽重庆城乡风貌优化工作,东街等两个项目入选2024年重点指导项目名单,提升了城市颜值。
推进村规划编制。完成大观镇观溪村等75个村(社区)的村庄规划审批,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名村提供保护,守护乡村记忆与文脉。
当好“管家”
捍卫耕地资源
重视耕地保护。建立区级耕地保护奖补激励机制,奖励市级奖补乡镇(街道)10个、区级奖补乡镇(街道)21个,激发基层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考核指标双超。截至2024年底,全区耕地总量达83.81万亩,耕地保有量81.46万亩,稳定耕地67.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实有面积63.06万亩。
耕地流入领先。完成耕地恢复补足1.28万亩,超额完成市、区目标任务,完成比例142.2%,2024年耕地总流入1.355万亩,两项数据均居全市首位。
监测工作实效。2024年首次开展耕地自主监测,“自主提取”8386个疑似问题图斑,梳理出疑似耕地流出面积1.22万亩,及时下达任务提前整改,防止耕地流出。
整治违法用地。成立6个包案组、5个督导组,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整顿用地秩序。
做好“支撑”
保障发展资源
强化用地保障。建立上门服务机制,形成问题台账,全年获批建设用地73宗、1293亩,储备土地32宗、2022亩,整治土地94宗、3022亩,供应土地124宗,收入64.96亿元,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盘活存量资源。出台“三攻坚一盘活”工作方案,摸清无证国有资产项目,确权登记208个,办理不动产权证648个,盘活资产21.44亿元,开展土地供后实地巡查600余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837亩、闲置土地815亩,让土地重焕生机。
规范矿业管理。编制完成《南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整论证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办理矿业权登记6宗,出让3宗,成交价1.17亿余元,开展无证采矿专项整治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推进数字建设。完成全区34个乡镇(街道)城镇开发边界内实景三维二级图建设,覆盖135平方公里,接入相关平台,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完成东街文化街区和尹子祠文化公园实景三维三级图建设。
搞好“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思想作风。强化惠民强企导向,完善主动服务机制,制定全业务思维导图,编印乡镇版问答手册,通过国土调查云发送基础数据,搭建信息桥梁。
创新服务举措。修订规委会议事规则,开展方案审批“优质办”,将审查时限大幅缩短至30个工作日,加快审批速度。
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效率,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办理多项业务,开展多种服务,为企业办理抵押业务,推进农村办证工作,破解群众办证难题。
干好“护卫”
防治地质灾害
强化监测预警。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落实“四重”网格,299个地灾隐患点实现群测群防全覆盖,成功应对处置19起灾险情,无人员伤亡,“7·30”水江镇新房子滑坡等预警案例获推广和表扬。
提升防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培训,督促镇街实现地灾隐患点单点应急演练全覆盖,增强全民防灾意识。
消除地灾隐患。获批9个地灾防治综合体系建设国债项目,实现市、区和乡镇(街道)危岩地灾防控“三级贯通”。
谋好“创新”
实施改革举措
推进“农地入市”试点。制定《乡村规划控制和引导技术导则》,完成184个行政村的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并优化调整。入市前出台管理办法,入市中制定合同示范文本跟踪指导,入市后高效办证,石溪镇五星小学入市地块实现“拿地即交地、交地即交证”,入选全国典型示范案例,获媒体报道。建立监管机制,2024年我区9宗土地入市,收入可观。
落实“一码管地”改革。以“码”赋能,为7960个地块赋“土地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串联各环节,简化流程,减轻企业负担,已有5家企业通过“一码管地”完成相关登记,其中两宗地为首批准交地地块,相关工作被媒体报道。
完成“窗口前移”改革。集中研讨形成共识,印发工作方案,优化调整10个基层所,设立办事窗口,配置设备,将农房登记事项下放基层所。自“窗口前移”后,办理大量查询业务和登记发证,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守好“底线”
狠抓廉政建设
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建统领,筑牢思想根基。
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党建任务,加强问题管控和整改,压实党建责任。
抓好人才工作。出台人员管理机制,组织12期业务培训,按“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交流轮岗,坚持党建统领,做好各项工作,锻造高素质队伍。
坚持廉洁从政。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敲响廉政警钟。
2025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川篇章贡献力量。
(本版稿件由记者黎明采写,图片除署名外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