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火种,是塑造灵魂的工程。
2024年,在教育改革发展征程中,区教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耕教育沃土,致力于为每一位学子的成长奠基,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赋能,在立德树人、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一系列亮点工作脱颖而出,为南川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聚焦政治建设 党建基础不断夯实
2024年,区教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入校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0余场,让全会精神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教委领导班子带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为全区教育系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不断提升班子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区教委持续发力,新成立党支部8个,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教育教学一线的政治引领。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5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储备力量,发展正式党员13名,壮大党员队伍。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纪党规,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先锋模范,以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南川区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聚焦主责主业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2024年,隆化职中佳绩频传,成为重庆市职教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该校凭借卓越的教育教学成果,被评为重庆市十佳职业教育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隆化职中一举斩获银奖2项,展现了过硬的专业实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水平。
不仅如此,该校在标志性成果产出方面成绩斐然,国家级成果达55项,省级成果258项,充分彰显了其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收获。在重庆市“双优计划”绩效评价中,该校以“优”的成绩顺利通过,再次证明了其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隆化职中校长张健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出席了全国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2024年,区教委聚焦教育主责主业,教育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改革成果斐然,承接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5个、市级9个,改革经验获全国肯定6次、全市推广6次。《构建1263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新体系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入选全市第三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道南中学3门课程通过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验收,南川中学顺利通过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验收。南川一中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马嘴实验学校获重庆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称号,石溪镇中心校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南川三中、水江中学入围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楠竹山镇中心校获评重庆市“红岩思政”精品研学路线。区教委与区公安局、区法院联合报送的案例在重庆市首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果案例评选中获奖。在重庆市首届幼儿园保育员基本功大赛中,区教育委员会获优秀组织奖。特教中心老师唐福敏荣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特殊教育奖教金”项目优秀青年特教教师奖教金。隆化二小老师田时芳、东胜初级中学老师徐超、道南中学老师詹淋荃获2024年重庆市普通中小学育人成效先进个人。在重庆市第十一届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老师贺梦凡获一等奖,在重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竞赛活动中,南川中学老师陈明鹏凭《石榴花开,籽籽同心》荣获一等奖,钟静班主任工作室获评重庆市班主任工作室。
区教委狠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制发多个相关方案与计划,开展六大师德师风实践活动,形成“五位一体”监督体系。组织教师、校长集中培训项目20余个、近40期,培训超8400人次。开展网络研修5次,12509人次参训。全区第4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50个集体、100名个人获表扬。2部短视频入选全国2024年教师风采艺术作品征集入围作品,获全国模范教师1人、市“新时代好校长”1人、市“新时代好老师”2人。
聚焦扩优提质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2024年12月30日,历时68天的建设,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首栋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新阶段。据悉,项目其余建筑均全面进入建设高潮阶段,正按2025年3月封顶、7月竣工验收、9月招生投用目标,倒排工期、打表推进。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位于西城街道,坐落于凤嘴江畔,项目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100多亩。该校区将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校园、融合山水的校园、产教融合的校园、宜学宜居的校园,预计在校生规模12000人。项目将分期实施,一期占地790多亩,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包括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图书馆、运动场馆、食堂等建筑项目,可容纳学生6000多人。
区教委聚焦扩优提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持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24年,向上争取资金309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70%。投资2500万元,完成九鼎峯境、东街花园、东方郦景、桐栖学府小区配套幼儿园装饰装修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170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97%;投资约1800万元,完成向阳学校(专门学校)建设,确保满足200人规模使用;投资10500万元,征地15.7亩,完成道南小学10700平方米校舍扩建工程,新增小学学位990个;投资10000万元,实施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道南中学校高中部扩建工程项目,新增高中学位1700个;投资900万元,扩建隆化三小、大观镇中心校学生食堂,新增一次性就餐位1500个;投资1200万元,实施14所学校设施设备更新;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51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确保了校舍安全使用。
聚焦惠民有感
民生保障不断优化
2024年,区教委全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五结合”举措落地有声,“五张网”构建扎实有力,“双减”成效显著。
在治理过程中,区教委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强化党建引领与督促指导,筑牢机构治理“保障网”;通过长效激励、定期通报及精准约谈机制,完善规范运营“制度网”;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合社会力量,壮大监管队伍,畅通监督渠道,构建上下联动“监督网”;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精准引导机构与家长,织密内外结合“宣传网”。
这些措施有效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提升了监管水平,促进了部门、机构、社会三级联动。截至目前,已对全区91家培训机构进行多轮排查,出动检查人员230余人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24条次,推动校外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切实保障“双减”工作持续深入推进,让教育回归本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此外,区教委扎实落实好教育帮扶工作,全区教职工走访脱贫户、监测户等5309户次、学生5341人次,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辍学。实施送教上门78人次,6~16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78%。精准做好资助工作,截至目前,财政性资金资助26100人、资金2703万元。
聚焦安全稳定
未保工作不断加强
2024年,区教委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积极作为,通过强化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法治教育方面,区教委选聘政法系统125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们明白法律的边界与自身权益的保护范围。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校园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持续巩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全区中小学食堂全面落实“三同三公开”制度,成功承办全市中小学生健康促进大会,相关做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1频道报道。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辅导能力;另一方面,在全区66所中小学建设了“杜鹃花开”驿站心理辅导室,并配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任辅导员。学校还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活动、心理树洞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等,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灵去迎接成长的挑战,助力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区教委还完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小学“四位一体”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区域研究》成功申报为市级规划课题。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入选重庆市首批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
(本版稿件由记者刘晓娟采写,图片除署名外由区教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