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林业局围绕全区“1343”总体思路,紧扣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南川行动,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区林业局持续推行“双总林长”工作体系,并深化“林长+山林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机制。全年共办结林业行政案件108件,移交刑事案件4件。通过完善“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各级林长、护林员累计巡林达9万余人次,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科学绿化,提升森林质量
在国土绿化方面,区林业局精准施策,完成营造林任务15.23万亩,新收储国家储备林2.4万亩,并开展4万亩营林生产施工。启动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全区义务植树154万株,适龄公民尽责率达93.7%。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完成17万亩退耕还林抚育管护等工作,并累计兑现退耕还林直补资金1642.5万元。
强化监督,保护山林资源
区林业局加大监督力度,全面加强森林和自然保护地资源的日常管理。2023年森林督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查处整改完毕,整改销号市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3个。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收容救护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95次,并优化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在森林防火方面,区林业局充分利用“南川林火治理”系统精准调度,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荣获全国风普办、应急管理部表彰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优化疫木除治工作,除治各类死亡松树26.6万株。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
区林业局主动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全年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248件,涉及林地面积4288.5亩。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等手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化改革,壮大林业产业
区林业局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通过指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开展贷款融资、规范林地流转等措施,推动方竹产业、林下中药材产业、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打造大观现代林业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区林业局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化组织基础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措施,全面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建立年轻干部结对帮带工作机制,并开展“6+1”活动加强实践锻炼。全面核实更新惠民财政补贴资金补助对象信息数据,开展“以案四说”专题警示教育等活动。
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区林业局将进一步优化“一长三员”基层执行体系,推进各级林长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充实“末端末梢”执行效能。完善林长制督查考核,推动林长制促“林长治”体制机制、工作质效再提升,切实把林长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认真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国有林场试点改革为抓手,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探索实验和制度创新。继续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重点探索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森林质量提升、国有集体林地联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项差异化改革。
扎实抓好森林资源日常管理各项工作,精细化涉林用地、林木采伐管理。高质量完成林草湿荒普查工作,配合形成国土“三调”一张图,编制完成《南川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5—2035年)》。启动优化整合的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修编)和勘界立标等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治。修订南川区湿地公园总规,持续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筑牢森林防火底线,严查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争取实施100公里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森林病虫防治,完成“冬春战役”任务,拟拔除3个疫点,巩固已拔除6个疫点疫情不复发,协同重庆林投公司开展疫木集中除治试点。
完成2025年度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退化林修复7.6万亩、人工造林0.21万亩。结合森林康养、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发展,尽快启动储备林建设项目。结合林业重点项目对山王坪、城周重点位置及国有林场林区进行提质增效。启动编制南川区“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强化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等工作。
持续推进方竹产业发展,稳步扩大栽植规模,争取配套修建生产便道。筑牢森林食品安全屏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南川方竹笋金字招牌。支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集群,争创国家及市级森林康养基地等名片,评选命名森林人家和示范家庭林场5家。
(本版稿件由记者李崎君采写,图片由区林业局提供)






